决赛评委 决赛评委

往届评委

决赛评委

林德伯格(芬兰)

  • 国际著名作曲家

1958年出生于赫尔辛基。他结束钢琴学习后进入西贝柳斯音乐学院,在艾诺朱哈尼·劳塔瓦拉(Einojuhani Rautavaara)和 帕沃·海宁(Paavo Heininen)指导下学习作曲。在海宁德鼓励下,他超越了芬兰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审美观,开始探索欧洲先 锋派作品。1980年左右,林德伯格与同时代的海梅涅米(Hämeeniemi)、凯帕宁(Kaipainen)、萨里亚霍(Saariaho)和萨洛宁(Salonen)等人成立了一个名为“拓听协会”(Ears Open Society)的非正式团体,旨在鼓励人们更多地了解主流现代主义。1981年,林德伯格决定前往巴黎跟随格洛博卡尔(Globokar)和格里塞(Grisey)学习。在此期间,他还参加了多纳托尼(Donatoni)在 锡耶纳的课程,并与费尼豪赫(Ferneyhough)、拉亨曼(Lachenmann)和霍勒(Höller)接触。
两部大型作品《行动·情境·意义》(Action-Situation-Signification,1982年)和《卡夫》(Kraft,1983-85年)使他在作曲方面取得了突破。这得益于林德伯格与萨洛宁共同创建的实验性乐团Toimii,林德伯格在乐团中演奏钢琴和打击乐,为作曲家的声音发展提供了实验场域。这一时期,他的作品融合了实验性、复杂性和原始性,运用极端的音乐素材。二十世纪80年代末,他的音乐向新现代古典主义转变,其中许多充满活力的音乐语言(和声、节奏、对位、旋律)被重新诠释,以适应后序列时代的需要。在此风格演变过程中,林德伯格的主要作品包括管弦乐/乐团三部曲:《动能》(Kinetics,1988年)、《玛丽亚》(Marea,1989-90年)和《喜悦》(Joy,1989-90年),并最终在《灵气》(Aura,1993-94年)和《竞技场》(Arena,1994-95年)中得以实现。
林德伯格的作品使他站在了管弦乐创作的最前沿,包括音乐会开场曲《展览》(Feria,1997年),大型作品《壁画》(Fresco,1997年)、《坎蒂加》(Cantigas,1999年)、《管弦乐协奏曲》(2002-3年)和《雕塑》(Sculpture,2005年),以及单簧管协奏曲(2002年)、两部小提琴协奏曲(2006年及2015年)和两部大提琴协奏曲(1999年及2013年)。他的作品还包括受西蒙·拉特尔和旧金山交响乐团委托创作的《见日》(Seht die Sonne, 2007年)、2009年5月在赫尔辛基首演的首部合唱管弦乐作品《格拉菲提》(GRAFFITI)以及为阿姆斯特丹音乐厅125周年庆典创作的《时代》(Era,2012年)。
2009 年至2012年,林德伯格担任纽约爱乐乐团驻团作曲家,新作品包括管弦乐作品《离岸》(Al Largo)和由叶菲姆·布朗夫曼首演的《第二钢琴协奏曲》。之后,他又分别在 2011-12年和 2014-17年于斯图加特西南广播交响乐团和伦敦爱乐乐团担任驻团作曲家,委约作品包括为弗兰克·彼得·齐默尔曼(Frank Peter Zimmermann)创作的《第二小提琴协奏曲》。近期的作品包括:2017年芬兰广播交响乐团为庆祝芬兰独立一百周年而委约创作的《岁月如梭》(TEMPUS FUGIT)、为芝加哥交响乐团创作的《小夜曲》,以及2022年10月由王羽佳和旧金山交响乐团在埃萨·佩卡·萨洛宁(Esa-Pekka Salonen)指挥下首演的《第三钢琴协奏曲》。
林德伯格的音乐作品曾由德意志唱片公司、索尼、Ondine、Da Capo 和Finlandia唱片公司录制。林德伯格曾获意大利大奖(1986年)、北欧音乐奖(1988年)、库塞维茨基奖(1988年)、皇家爱乐协会奖(1992年)和西贝柳斯奖(2003年)。
本传记可在音乐会节目单中免费复制,但须注明:经 Boosey & Hawkes 公司许可转载。